查看: 799|回复: 0

[休闲话题] 寻找中国的施密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腾讯有个施密特那样的人物,与360的战争还会打起来吗?

刘湘明|文

11月初发生的“腾讯封杀360”事件,波及数亿网民,注定要被记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现在回头看看这场被戏称为“3Q大战”的强硬对抗,腾讯封杀360这一举动,出台之突然,随后面对网民强烈反应之惊愕,都暴露了整个腾讯决策体系的草率和盲动。如果再根据事后双方披露的信息,向前追踪一下事件发生的各种诱因和线索,便不难发现腾讯和360都在不停地误读对手释放的信息,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不安全感,矛盾得以持续升级,最终导致激烈对抗。如果去研究一下一战前的欧洲,或者冷战时期的美苏,就会发现这样的正例反例在国家之间都并不鲜见。而化解这样的对抗,需要智慧,更需要历练。

根据公开资料,对抗的双方都正处在血气方刚的年龄,马化腾生于1971年,今年39岁;周鸿袆生于1970年,今年40岁。他们都是技术出身,创业历程都算顺利,遇到的都是市场化的困难,没有经历上一代创业者那么多体制、环境的磨难和挣扎。这种相对一帆风顺的成功路径,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是幸运,也是欠缺。在一些关键时刻,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很难冷静地从对手的角度、从全局去考虑应对之策。

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年龄和阅历的问题,可以学习,可以弥补;但是如果从整个商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特例,反映出整个中国商业体系在治理结构甚至更深层次上的很大问题。

不久前和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闲谈,他随口说起前东家Google的治理结构很值得研究——两个年轻充满激情的创业者(都生于1973年)加上一个年长沉稳的CEO施密特(生于1955年),形成很好的互补和制衡,使Google既能够保持创新和冲劲,又不至于在执行和战略上出大的问题。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猜想——如果360或者腾讯公司中有施密特这样一个“老江湖”压阵,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可以肯定地说,导致这种直接激烈对抗的概率会大幅度下降。

本期杂志回顾了几年前框架传媒火线并购的往事。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整个故事中的主角谭智的年龄,在启动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并购的时候,他已年过50。我曾经问过他本人,框架当初没有选择对抗而是合作的战略,是否和他当时的年纪有关?当年他能够说服那么多公司甘心被框架并购,是不是也和他的年纪比他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大、阅历更丰富有关?他沉吟了一下,说“应该是”。

对所有年轻的创业公司来说,一个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职业经理人,将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是我很悲观地认为,“施密特”对中国企业来说仅仅是个梦想,原因是双方面的:

首先,从创始人来看,我们的商业文化几乎决定了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很难发展到Google三巨头的层次。在Google,两个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一个担任产品总监,另一个担任技术总监,而施密特则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貌似还是创始人的领导。这背后,是佩奇和布林对于自己不足的清晰认识,以及对于自己权力欲的克制。

其次,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本来就少,更可怕的是职业经理人创业精神的萎缩。施密特加入谷歌的时候,谷歌员工只有200人,商业模式还未确定;惠特曼从孩之宝加入eBay担任CEO时,eBay也还只是一个寒酸的小公司。可以想象,做出这种决定,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远见。但在中国目前崇尚务实的商业环境下,除了老谭的故事外,几乎再也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来源:《商业价值》杂志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3555999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跃程网,值得信赖!
跃程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跃程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跃程网

GMT+8, 2025-1-18 15:53 , Processed in 0.104237 second(s), 3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